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| 繼續訪問電腦版

58創財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73|回復: 0

[Winnie] 面临失传的百年传统年俗小吃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22-9-22 14:11:53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原创:Winnie Lau上海美食100   作者:Winnie Lau

在闵行区颛桥镇,至今还能找到有着百年的传统年俗小吃,它就是颛桥桶蒸糕。旧时颛桥地区逢年过节,或遇红白喜事、盖房子上梁,都有蒸制桶蒸糕招待四邻八舍和外地帮工的传统,不仅带有“好口彩”;更兼具“乡村社交”功能。

做桶蒸糕并没有复杂的工艺,且每一家的制作流程也都大同小异,但顶着“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”门头招牌的阿小弟桶蒸糕,却是不少上海阿姨爷叔心头的白月光。

1.jpg

8.jpg

9.jpg

2.jpg

问起老板娘宋爱华怎么会起了个阿小弟的店名?宋阿姨说:阿小弟是她老公罗仁官的小名,在颛桥安乐村的乡亲中间无人不晓,真要叫罗仁官的大名,反而没人知道。

三代祖传的烧制手艺,加上选料的严苛,成就了夫妻俩的这门小生意,让阿小弟桶蒸糕远近闻名。2013年,阿小弟桶蒸糕制作技艺入选闵行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;2015年8月,又成功入选上海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

10.jpg

糯米和粳米磨粉混合,再选用苏州的杉木桶作为蒸具,当蒸汽升腾时,多余的水分能够被木桶吸收,相比用蒸箱,这个加热的过程能够带给糕体以充分的循环呼吸。蒸好后呈直径三十厘米、厚十多厘米的圆筒形,总共有白糖、红糖、蜜枣、赤豆、核桃红枣等5个品,这是阿小弟桶蒸糕最古典的样式。

4.jpg

3.jpg

5.jpg

6.jpg

桶蒸糕买回家隔水蒸一蒸是最方便的吃法;油里煎一煎味道更好。别家的桶蒸糕冷了咬都咬不动,阿小弟桶蒸糕冷吃则是另一种风味。


7.jpg

颛桥糕会是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、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;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、闵行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、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、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、闵行区颛桥镇人民政府、闵行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,面向市民群众的重阳民俗文化系列活动。

自2008年起,闵行区已在颛桥镇连续举办“九九重阳·颛桥糕会”重阳民俗文化系列活动,从2015年起 ,“九九重阳·颛桥糕会”系列活动已被提升为市级活动。已经有着十多年历史的“九九重阳·颛桥糕会”,堪称各路“糕”手的华山论剑。每年,阿小弟桶蒸都是当仁不让的坐镇主场主角,摊位前都排了不得了的人,年年都只好限购哦!

往年的“九九重阳·颛桥糕会”现场

13.jpg

14.jpg

15.jpg

16.jpg

17.jpg

去年12月搬到沪闵路的阿小弟桶蒸糕,是颛桥人和上海阿姨爷叔记忆里的老味道。除了软糯香甜、馅料丰富、满口留香,还寄托了人们蒸蒸日上和节节高升的祝愿!本地老主顾是阿小弟桶蒸糕消费的主力,却也不乏从远道而来的食客。除了桶蒸糕,宋阿姨做的八宝饭也是小店的“隐藏美食”。


18.jpg

20.jpg

19.jpg

阿小弟桶蒸糕
地址:沪闵路2680号

Winnie Lau个人简介:
公众号:Winnie Lau精英戴维营、话唠生活大小事、Winnie Lau上海美食100、上海街潮和艺术等特约撰稿人。各旅游景点、休闲娱乐以及美食名店,若有商务合作,请微信号:Mice-Ling;QQ号:343246918联系!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58創財

项目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!本站所有文字、图片等内容仅供参考,我们无法保证项目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概不负法律责任。

GMT+8, 2023-10-3 02:34 , Processed in 0.074073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